□ 本报记者 董 翔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南京市江宁开发区的英飞源华东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现场,坐落在正方大道北侧的主体大楼雏形初现,今年8月就要竣工交付。深圳英飞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春辉已经习惯了深圳、南京两头跑的节奏。“年底全部搬进来,未来这里将是我们的中国区总部,预计3年内产值达到30亿元。”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企业研发生产一刻也没闲着。位于江宁区秦淮路、九龙湖的两处临时过渡性厂房里,充电模块、全液冷超充桩等自研产品整齐装箱,搭乘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的“快车”不断出货,去年就实现5亿元产值,今年一季度又跑出30%的增速。
建设、生产“两手抓”,英飞源在江宁不是个例。总投资40亿元的省重大产业项目美埃高端环保装备生产基地,今年底竣工、明年6月投产,工业除尘器、自带风机过滤机组、医药用净化设备等产品销往半导体工厂、商场医院等,投资方美埃(中国)三年前在科创板挂牌上市。“一周前我刚从匈牙利回来,在那里新谈成一笔订单!”美埃中国区常务总经理颜文礼一脸兴奋。
持续释放猛攻项目的强烈信号,江宁区近日召开一季度经济运行推进点评会,会前由党政“一把手”带队,先去看了以英飞源、美埃为代表的4个项目现场。“要扭住不放增量项目,用好用足增量政策,释放项目的‘增量潜能’。”江宁区委主要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区排定了298个年度重大产业项目,其中实施类产业项目211个,为近5年来最多。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工业投资增速达到15.9%。
4月10日,年产40万台工业机器人的汇川技术南京基地正式投产。自布局江宁以来,汇川技术的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20亿元。“我们要为三年前选择南京、扎根江宁鼓个掌!”企业董事长朱兴明说,看中这里的产业基础、创新资源和营商环境,他们决定增资建设研发测试中心,江宁将是汇川“硬科技”最集中的基地。
“走访不走访,效果不一样”,江宁区委今年特别强调加大“实实在在走访企业董事长”的力度,并首创首发首用企业服务AI智能体,提供部门约见“一点生成”、企业诉求“一点直达”等服务,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一季度,江宁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0%,经济开局良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2%,其中主导产业增势凌厉,以英飞源为代表的智能电网、以汇川技术为代表的高端智能装备、以美埃为代表的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4个产业的产值增速,均呈两位数增长。
比数字增长更可喜的是,47个项目基建加快推进、19个项目进入主体建设、39个项目结构性封顶、40个项目正购置设备,该区形成了“签约落地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验收一批、投产达效一批”的梯次格局,呈现存量提升、增量拓展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