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歌可泣的革命爱情,荡气回肠的慷慨牺牲……革命烈士江姐的故事,一直在激励着人们前行。多年来,有关江姐的各种舞台艺术层出不穷。近日,由仪征市扬剧团排演的《江姐》首演成功,接下来将开始巡演。
扬剧《江姐》
年轻演员再现革命先烈故事
舞台上,年轻的演员们再现了江姐的革命故事。从开展紧张的地下工作到被叛徒出卖,最后到刑场上的英勇就义,年轻的扬剧演员们将一段悲壮动容的斗争故事,演绎得扣人心弦。
这已不是扬剧第一次演绎江姐的故事。据导演邱龙泉回忆,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扬州就有不少扬剧团演出过《江姐》,如扬州人民扬剧团、江都扬剧团、仪征扬剧团、泰县扬剧团、邗江扬剧团等。
“当时的演出,主要是根据空政歌舞团歌剧《江姐》移植过来的,每个扬剧团演出《江姐》时,都会引起很大的反响,观看的戏迷都很多,在当时绝对是风靡一时的剧目。”邱龙泉回忆。
此次新排的扬剧《江姐》保留了原先的故事梗概,进行了适当的增删,在总体时长上进行了压缩,控制在两个小时之内。同时,增加了一些人物戏份。
从拿到剧本到舞台演出,演员们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展现出扎实的基本功。
实地体验
前往重庆感受革命烈士情怀
此次在剧中扮演江姐的是优秀年轻演员赵悦,她曾有过《党的女儿》的演出经验,对于现代戏的表演很有心得。
“江姐是一位知识女青年,对于革命、对于进步,有着满腔热情以及自己的理解。在演出前,我就对角色研究了很长时间。”
赵悦坦陈:“出演这样的角色,会有一些压力。之前仪征扬剧团就排过这个剧,‘江姐’角色是由苏春芳老师扮演的,这也是我向她致敬、学习的机会。”
为了更好体验角色,剧团还安排年轻演员们前往重庆,实地参观、了解渣滓洞。看到那些锈迹斑斑的刑具,想到当年革命烈士们的牺牲,演员们深受感染,对于他们理解各自角色有很大的帮助。
“我也是一位党员,以前在舞台上扮演过不少角色,这次扮演‘江姐’,让我对革命先烈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让我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党员肩头的一份责任与担当。”赵悦说。
在剧中扮演“华为”的,是年轻扬剧演员王永成。华为是“双枪老太婆”的儿子,在剧中有不少戏份,很多故事情节都是由他推动的。“这是一个文武行当兼备的角色,而且表演需要更多生活化。英雄也是凡人,他们在那个年代做出了不凡的事业。通过出演这样的角色,对于我们年轻演员来说,从表演到内心,都是难得的锻炼。”王永成颇有感悟。
更多剧目 《血色浪漫》和《阿莲渡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除了仪征市扬剧团的《江姐》,扬州市扬剧研究所也有好戏上演。
一部是《血色浪漫》,该剧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新四军女文工团员青萍和“老虎连”连长江虎传奇而又浪漫的爱情故事为依托,热情讴歌了以男女主人公为代表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里,以满腔热血和浪漫情怀,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争取民族自由解放和抗战胜利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这部《血色浪漫》同样是年轻演员担任主演,去年10月首演后,好评如潮。
还有一部是今年重点打造的扬剧《阿莲渡江》。《阿莲渡江》以波澜壮阔的渡江战役为背景,通过解放军战士江华和江边女阿莲的渡江故事,反映解放战争后期,在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大量渡江船只、阻止解放军过江的危急形势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获得群众拥护,赢得了此次战役。
本报记者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