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火热进行中,目前江苏“成绩”如何?9月3日下午,江苏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次全体会议暨实地调查工作推进会在南京召开。会上通报了全省“四普”实地调查进展情况,成立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专家组,邀请东南大学等8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并对《江苏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指南》编制情况进行说明。
省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南京博物院党委书记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邵学文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118个县级普查单元全部启动实地调查
会议现场,一组数据证明江苏“厚家底”。截至9月1日,全省118个县级普查单元全部启动实地调查,累计复查“三普”文物点2395处,新发现文物点305处,复核消失文物点224处,“三普”不可移动文物复查率13.09%。目前,江苏13个设区市、118个县级普查单元全部落实普查经费,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文物普查的“主力军”,地方普查机构肩负着重要职责。会上,苏州吴中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南通如皋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作为基层普查机构代表分别交流发言。
会议现场
其中,吴中区从今年4月份提前进入实地调查阶段,先行先试,圆满完成了江苏省四普试点工作。截至8月底,共完成三普文物点复查257处,占总量的41%,在锻炼普查队伍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爱护文物的积极性。如皋市代表则在发言中介绍了普查经验,表示将按照本次会议工作要求,全力做好“四普”和文物保护工作,以“四普”实际成效推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和文化强市建设。
会议指出,“四普”转入实地调查阶段后,特别是省普查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以来,全省各级文物部门积极响应、综合施策、精心组织,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各地要充分利用秋冬季便于野外工作的良好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作进度。
整合资源,高校与地方“双向奔赴”
文物普查工作不仅需要脚踏实地,也离不开专业知识的支撑。会议现场,成立了江苏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专家组,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汪永平、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琦,南京博物院原副院长、研究馆员李民昌等专家名列其中。
会议现场专家云集
此外,江苏省内高校云集,考古学、建筑学……相关专业人才济济。为发挥江苏高校资源和专业优势,省普查办邀请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等相关院所,成为江苏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战略合作单位,为文物普查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会上,省普查办和高校代表现场签订了合作协议,未来高校将对各个城市进行分片指导。
签约仪式
现场,还就《江苏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指南》编制情况进行说明,并分别对古遗址古墓葬类、革命文物类文物调查提出具体意见。
省普查办透露,下一阶段将大力推进普查工作进度,提高数据质量的同时,加大普查成果转化力度,推动文物普查数据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发现和总结普查工作中好经验好做法,扩大文物普查宣传工作,让支持文物普查成为社会公众的普遍共识。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文颖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