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文博场馆过大年”成新民俗,春节期间650万人次走进江苏各博物馆
来源:扬子晚报网   2025-02-06 10:45:00

交汇点讯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假期,到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越来越多人追捧的新民俗。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省文旅厅获悉,春节期间全省备案博物馆共接待观众超650万人次,带动文创等周边消费收入近2500万元。“文博场馆过大年”共举办近200项跨年展、500余项主题活动,52家文博场馆延长开放时间,16家推出夜游项目。

“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走进常州博物馆。 新华社图片

珍贵文物在新春佳节期间“走基层”。春节期间,“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第六站在常州博物馆举行。南京博物院的东汉错银铜牛灯、苏州博物馆的明饕餮纹玉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清中期掐丝珐琅鎏金太平有象熏炉等24件(套)珍贵文物,陪着常州市民和游客过大年。常州博物馆也拿出自家馆藏的良渚文化十二节人面纹玉琮、春秋原始青瓷簋等5件精品参展。八天时间内,常州博物馆接待观众近12万人次。

早在春节假期之前,各博物馆纷纷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文博展览,为观众端上“文博大餐”。南京博物院的“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特展、“锦绣江南——中国传统织绣工艺的巅峰创造”特展,苏州博物馆的“生活·信仰:汉代艺术百态”特展,徐州博物馆“吉金万里——巴蜀青铜文明”特展,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梦华东京——北宋开封城”特展,南通博物苑的“乾隆的假日”特展,镇江博物馆的“此间岁月——清代花鸟文物印象”原创展览……江苏各大博物馆举办的文博特展多姿多彩,从多角度、多层次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其中,仅南京博物院 “观天下——大明的世界”“锦绣江南——中国传统织绣工艺的巅峰创造”、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梦华东京——北宋开封城”“行经千折水——丝绸之路上的麦积奇观”等4个特展就吸引观众近30万人次。

“来南京旅游之前,我们就早早预约了南博的门票。”正月初四,南京博物院门前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浙江游客孙先生对这次参观充满期待。据悉,春节八天假期,南京博物院共接待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和观众153535人次,开展了281场“在南博过大年”系列活动,其中包括123场夜游活动。“明王朝在南京建都53年,这个展览上展出大量明朝瓷器、金银器、绘画等珍贵文物,不少是国内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让我们充分领略了大明风华。”参观完“观天下——大明的世界”特展后,来自上海的游客赵蕊这样告诉记者。

除了优质的文博展览,设计时尚、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也受到游客追捧。据了解,春节期间,南京博物院各种文创产品销售了171170件,最高销售量的产品是“芙蓉石蟠螭耳盖炉冰箱贴”,共售出17218个。乙巳蛇年,江苏各博物馆纷纷以文物上的“蛇”元素为灵感,设计推出和蛇有关的文创产品。苏州博物馆的“蛇年耳饰”“蛇花花”毛绒玩具,南博的“花开见福”福蛇香囊挂件、“巳巳如意”吉祥袜子、“五毒消散”寿桃款蛇形挂件等文创产品,成为很多游客来到博物馆不愿错过的“伴手礼”。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徐宁

标签: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春节

责任编辑:王晶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