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科技创新被列为未来五年发展的“头号任务”“头等大事”。作为江苏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树立创新为第一驱动力的理念,创新提出以产业平台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后简称江北新区研创园)为核心,发力“研创经济”。研创即研发、创新,重在鼓励原始创新,冲击金字塔尖。近年来,通过推动研创经济,江北新区主导产业爆发式增长、各项经济指标持续领跑全省全市,科技创新真正成为了江北新区发展的第一动力。即日起,本报将推出聚焦江北新区研创经济系列文章,解读科技创新在区域与产业发展中如何发挥支撑引领作用。
3月17日,江北新区研创园的5G物联网通信芯片测试实验室内,诺领科技自主研发的芯片正进行GCF系统测试,工程师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款芯片有望今年上市。以往,这样的测试无法在南京完成,要送到北京或上海预约排队,仅时间成本至少多出20%-30%。
在江北新区研创园,像5G物联网通信芯片测试实验室这样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已有20余个,且个个满负荷运转。
研创园是江北新区“芯片之城”建设的重要载体,取名“研创”,意在注重研发、创新,目标是打造全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研创经济引领区。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如何寻求融合突破的时代命题前,研创园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破题探路。
做测试再不用去北京上海
芯片产业是前沿新兴产业,也是高科技含量、高风险、高投入的产业,正因如此,一款芯片产品上市前,测试、验证、流片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大多中小企业没有能力去购买测试设备,无法建设自己的技术服务平台,并且单个企业利用率没有那么高,也没必要这么做。”诺领科技总经理丁震介绍,建立芯片相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对创新创业企业作用很大。
记者走进5G物联网通信芯片测试实验室,10余台自动化设备同时运行,来自不同企业的十几款芯片正在进行不同类别的测试。这间实验室里,已经走出一批“中国芯”。
两年前,研创园投入约2000万元,携手园区芯片企业诺领科技建设这一实验室,去年7月实验室投用,至今,一直满负荷测试运行。
“如果没有这样的实验室,相关企业就只有去上海、北京做测试,这会大大降低企业的研发效率。”实验室测试总监郭云飞告诉记者,该实验室在防静电和电磁屏蔽的环境中,针对5G物联网芯片进行测试、调试和性能分析,以及芯片的功耗分析、RF一致性测试系统、协议一致性测试和RRM一致性测试。实验室已经可以满足5G物联网芯片测试流程中的八成需求。
江北新区启动建设“芯片之城”三年有余,集成电路产业以爆发式增长的态势,突破了500亿元规模,集聚集成电路产业链相关企业400余家,涵盖产业链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