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适配文旅市场之变 开掘消费潜力空间
来源:新华日报   2025-02-05 10:02:00

□ 本报记者 付 奇

春节迎客忙!记者2月4日晚从省文旅厅获悉,综合各方数据测算,2025年春节假期,全省共接待游客6120.9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90.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和11.1%。另据银联商务数据,春节假期前7天,全省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共149.42亿元,占全国文旅消费总额的10.53%,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整体来看,今年的春节旅游市场在内容、方式、时间等方面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新趋势,文旅“开门红”也映照出消费的潜力空间。

旅游内容之变:“非遗游”更火爆,带热传统文化消费

乙巳蛇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各地与非遗相关的民俗活动纷纷亮相,“非遗游”十分火爆。

在线旅游平台飞猪发布的春节快报显示,“追着非遗过大年”是这个假期旅游市场的“顶流”之一。包含与非遗相关的景点以及非遗体验的“非遗游”热度较去年大增40%,其中携亲友逛灯会、赏民俗表演等项目最热门。与以往相比,选择“非遗游”的主体愈发年轻化,消费能力也更强。数据显示,含民俗表演内容的旅游消费人次同比增长36%。

大年初四,连云港海州区的长街短巷里锣鼓声与喝彩声交织,来自广东潮汕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汕英歌舞震撼上演。监测显示,当日海州区三条街总客流量突破20万人次,餐饮、零售消费逾500万元,非遗赋能经济发展的效应显著。

传统年俗承载寄托,新的年俗不断酝酿。文博场馆地标效应愈发凸显,“逛大展过大年”的人越来越多,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景点。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同样抢手,如南京博物院的“小粉炉”冰箱贴等成为游客的“必买伴手礼”。

在文化服务消费的带动下,美团江苏旅游产品订单量和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6.6%和8.8%,均居全国第二。

出游习惯之变:自驾游、小团化、个性化出游更流行

游客的出游习惯也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这个新春假期,短途旅行以自由行、自驾游为主;中长线旅行中,小团游、私家团等跟团游产品更受欢迎。

这其中,旅游目的地选择更加多元。一方面,中华恐龙园、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拙政园、瘦西湖等热门景点依旧红火。飞猪平台数据显示,传统旅游目的地中,南京当地玩乐订单量同比增长173%、苏州当地玩乐订单量同比增长131%。

具体来看,本地游、周边游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苏州吴中太美香谷里酒店客房出租率较去年同期增长48%,经营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2%;渔洋码头假期内所有客房均被订完,出租率为去年3倍。

另一方面,除大热旅游目的地,二三线旅游城市也异军突起。相关平台上,连云港全市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倍、徐州线路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近8倍。

无锡分会场在总台蛇年春晚的精彩表演,将江南水乡的景致次第呈现,也迅速带火当地旅游市场,各个景点也享受到了“溢出效应”。据多个景区统计,总台春晚播出后,无锡外地游客中省外人数占比已接近80%。

从旅游半径看,周边游热度居高不下。家门口的博物馆、古镇古街、主题乐园备受周边游用户青睐。南京夫子庙等传统文化景区、常州天目湖等休闲度假区同样受到追捧。

今年春节假期,出境游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强劲增长。飞猪平台数据显示,国际邮轮、国际租车、境外一日游等项目增速靠前,其中国际邮轮订单量同比增长229%。此外,短线游和小团化是旅游市场发展的明显趋势,“机票+当地N日纯玩小团”等组合产品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

春节期间,不少海外游客也选择来江苏“过中国年”。江苏康辉国际会议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沈亮介绍,短短几天,公司已组织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多个境外旅游团队来南京过年。入境游中,夫子庙、牛首山、大报恩寺等文化底蕴厚重的景区最受境外游客青睐。

出游时间之变:“拼假”更灵活,分段式过年受青睐

今年的超长春节假期,让大家在探亲与度假之间有了更从容的选择,形成“初二集中出游、初五返程高峰”的出游、返程曲线。

在请2天休11天、请4天休13天等“拼假”模式下,这个春节假期,大家得以玩得更久、更远,消费也更多。飞猪平台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国内游人均消费同比提升近10%,人均住宿时长同比提升5%。

比往年多一天假期,再加上灵活的“拼假”“延假”,也让分段式过年成了受青睐的新玩法。不少人把假期安排得满满当当,有的先和家人热闹团聚,再去景区逛逛“不一样的风景”,有的则先踏上旅途,回来再和亲人团圆。

刘东海是金陵石化的一名倒班工人,今年他通过调班,提前3天开车带着媳妇从南京回到辽宁老家;大年初三他又坐高铁回南京值班,媳妇继续北上回黑龙江娘家;大年初五他从南京直飞哈尔滨与媳妇相聚,计划正月十五左右回辽宁取车,再开回南京。

扬州市民小汤则选择“旅游过年”,他跟父母商定除夕出发初五回家,去云南五日游,“除夕当天的票好买,过年期间人也不算多。只要跟父母在一起,在哪都是过年。”

“延假”的市民也不在少数。春节假期结束,也意味着错峰出游迎来高性价比阶段。以2月7日的上海—三亚、2月8日的南京—白山等航线为例,最便宜的机票价格不足200元。此外,不少热门旅游城市的高星级酒店也从热门假日“一房难求”,到错峰日期价格不足500元一晚。

出游之变也带来供给之变。大量景区在节前便早早开启“春节模式”,提前推出优惠政策、准备惊喜玩法。春节前夕,全省各地集中发布了5000余项新春活动,并通过推出免门票政策、发布“春节游”文旅消费券等手段撬动文旅消费。很多好玩的假日活动和大力度的节日折扣也延续到了元宵佳节,甚至到3月份。

业内人士认为,在分段式过年的格局下,春节将会形成长途旅游、短期休闲、城市内外度假的全新文旅方式和窗口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魏翔认为,“非遗游”火爆、分段式过年风靡折射出消费结构的变化,市场需要及时提供与之适配的服务,“文旅行业需要乘势而上,迅速丰富业态模式和产品供给,以抓住文旅需求爆发带来的发展升级契机。”

标签:春节;订单量;非遗游

责任编辑:王晶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