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体验拓片制作。 龟山景区 供图
本报讯(记者 吴云)4月3日,“跨越山海游鼓楼”暨中国矿业大学国际学院—龟山景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交流基地”正式揭牌。来自3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学者及媒体代表齐聚龟山景区,共同开启“楚汉文化为媒、非遗技艺为桥”的深度文化体验。
作为鼓楼文旅的“金字招牌”,龟山汉墓2024年共接待游客188.57万人次,创下同比增长98.72%的惊人增幅,跨越国界的文化引力可见一斑。如何为全球游客开启穿越时空的汉文化之旅?鼓楼区依托过境免签政策及两汉文化核心资源优势,靠前服务,积极筹备,推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和举措。
留学生们惊喜地发现,龟山景区核心景点、主要通道均设置了双语导览牌,实现了中英双语标识全覆盖。打开智能语音导览设备,有中英双语自助讲解可供选择。进入龟山汉墓,身着汉服的讲解员熟练地用英文介绍“七大未解之谜”。相关负责人称,景区全面优化了导览系统,多语种专业讲解团队能够提供中文、英语、日语三种语言服务。经过定期开展跨文化交际培训,服务人员国际接待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琳琅满目的文创商店内,几位留学生用国际信用卡顺利购买了“龟钮银印”文创产品。从导览服务到支付系统,龟山景区构建了全链条国际体验场景。在游客中心、文创商店等消费场所,移动支付、国际信用卡支付全部畅通无阻,“无忧支付”让外籍友人畅享便捷消费体验。
最受欢迎的是拓片体验环节,留学生们虔诚地将宣纸铺在拓版上,用拓包轻轻地在宣纸上拍打,看到逐渐呈现出来的图案和文字,个个露出欣喜的笑容。近年来,文化体验的深度在龟山景区持续发酵。圣旨博物馆开启的国际游学夏令营中,老师与同学们互动,共同体验古琴演奏和拓片制作,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知;景区内,外籍友人身着汉服游园,穿越时空对话千年前的盛世,带走独特的东方记忆。
在鼓楼这片浸润着历史的土地上,文旅的魅力正以多维立体的姿态铺展开来。城下城遗址博物馆是一部具象化的城市变迁史。4月3日的活动中,徐州城下城遗址博物馆以考古现场为课堂,以出土文物为教材,邀请全球游客共同解读不断生长的“城市年轮”,在古今交汇中感受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徐州城下城遗址博物馆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更国际化的服务,让各国游客都能读懂这部埋藏在地下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
近年来,鼓楼区通过线上直播+线下推介宣传模式,先后多次在欧洲时报等平台推荐鼓楼文旅资源,吸引更多外籍游客来到徐州、来到鼓楼。下一步,鼓楼区还将陆续和其他驻徐高校开展共建活动,服务世界青年,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促进资源共享等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合作,让两汉文化在国际舞台绽放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