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华 钰
江苏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标段Ⅰ)顺利完成首桩施工任务,标志着该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拉开帷幕;全国新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迎来首次签发,三峡新能源盐城大丰有限公司H8-2#300兆瓦海上风电场项目成功入选;阿特斯储能电池电芯项目竣工投产,融合建设数字化生产车间,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今年以来,盐城市大丰区喜讯频传,处处是项目落地、产业发展的火热场景,一个个重大项目“迎春破土”,项目建设“争春提速”,共同点燃大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产业筑底强项目根基
4月21日,踏入江苏北特汽车轻量化铝合金零部件制造项目车间,巨大的生产设备整齐排列,5条全自动高效锻造生产线高速运转,将原材料逐步加工成汽车零部件。
“公司拥有6500T、2500T、1600T等吨位高效锻造生产线,可年产铝合金成型件550万件,同时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销售和供应体系。待一期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5.5亿元、税收1000万元。”江苏北特铝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单小丰说。
因小米汽车测试而火速“出圈”的中汽股份汽车试验场地,配备高速环道、动态广场、坡道测试区等多种特殊测试区域,可全方位满足从乘用车到商用车、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的测试需求。
“一期场地高速环道长度达7.85公里,是目前亚洲第三方汽车试验场中最长的。环道半径达650米,面层沥青采用一次性摊铺施工工艺,具备超高的平整度。”中汽研汽车试验场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施磊告诉记者,这里不仅能够模拟城市街区、乡村场景及多种气象场景,还拥有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在封闭汽车试验场内打造的真实隧道场景。“我们每年承接的汽车试验台次多达1万辆,每日同时在场试验的车次达百余辆,每年的试验总里程高达2500万公里。”
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大丰围绕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风电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招引建链强链补链项目。去年,全区市平台认定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84个、新竣工5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分别为6个、5个。
服务为线增企业活力
“我们的产品利用风能作为额外动力,以减少燃料消耗,将极大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减少碳排放量。”挪世航力船舶科技(盐城)有限公司总经理海云逸介绍,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8亿元、税收2500万元。
去年11月,由芬兰挪世航力公司投资1500万欧元建设的旋筒风帆项目在苏盐合作园区竣工投产,这是全球首家专业制造旋筒风帆的工厂,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达效。“留住我们的是大丰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产业配套、良好的投资环境,更主要的是一流的营商环境。”海云逸说。
“园区秉承‘亲商、重商、安商、富商’服务理念,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以更高水平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切实营造产业集聚的‘强磁场’。”苏盐合作园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省重大项目日盘点、市重大项目周点调、区重大项目月过堂……大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优秀企业逐一制定培育方案,实行“一企一策”,安排专人服务,全程协助企业解决项目审批、工程建设等问题,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大丰速度”,切实解决企业痛点难点问题,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创新为笔绘绿色未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大丰区围绕“3456”产业体系,持续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成果转化,开辟了一条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目前,大丰已建有金风科技大型直驱永磁海上风电机组检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中车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6个,累计取得专利900余件。
近年来,大丰壮大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着力构建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生态圈,推进以海上风电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集聚。走进位于大丰风电产业园的金风科技大丰总装厂,一台台风电电机舱有序排列,技术工人们有序安装风电机组,处处洋溢着蓬勃朝气。
“大丰‘风光’资源丰富,为我们企业发展带来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金风科技集团功能最为齐全的海上风电基地,我们已发展成为集全系列机组生产、综合试验检测、海上培训服务等于一体的领跑企业。同时带动超20家配套企业落户盐城,形成整机及配套的发电机、塔筒、机舱罩等全产业链制造能力。”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宁海峰表示,企业将充分发挥产业协同优势,在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风电科技研发应用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