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以“江苏这十年·长江之城”为主题的2022年“SHOWJIANGSU”摄影采风活动在南京启动。来自法新社、欧新社、德国焦点图片社、德国电视台、日本共同社、越南之声等国际主流媒体的记者和知名摄影师齐聚江苏,深入南京、常州、镇江等沿江城市,以独特的外媒视角、精彩的镜头语言,讲述新时代“江苏长江故事”。
长江,水润万物、泽被四方。江苏作为长江下游的重要省份,10年来,在坚定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要求下,依托总长约1169公里的长江岸线,以城市为坐标,在长江经济带上描绘了一幅幅生态绿色保护、经济高质量发展、文脉赓续传承、人城和谐相融的壮美画卷。本次采风团首站抵达南京。
采风团一行登上“船联1号”
第五年,“SHOWJIANGSU”南京再出发
南京是省内唯一一座跨江发展的城市,总长约280公里的长江岸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维护良好生态的天然屏障。近年来,南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实际行动守护母亲河:破解“化工围江”难题,“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典范城市,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推动产业低碳转型,以绿色能源赋能城市绿色发展……一座水清岸绿、创新宜居的新时代长江之城跃然呈现。
德国焦点图片社摄影师YolandaVomHagen和法新社摄影师Dan Sandoval
往届亮点回顾、中外交流对话……启动仪式上,四年“SHOWJIANGSU”摄影采风成果展现的多面立体的江苏形象勾起了外媒体记者和摄影们的美好回忆。德国焦点图片社摄影师YolandaVomHagen表示,过去几年,跟随团队用镜头语言记录下了江苏速度、江苏发展和江苏美食,看到了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和美丽自然。“每一次采风活动都有不同的主题,都让我对江苏、对中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本次南京行程中,采风团一行登上长江流域最大吨位电动货船、见证南京智能制造的飞跃,全新的体验点燃了记者和摄影师们的探索热情。
油改电,助力“船联1号”绿色起航
天青、水碧,码头与对岸林立的高楼遥相呼应,巨轮“船联1号”安静停靠在南京江岸边。作为长江流域最大载重吨位电动货船,它由原来总载重3000吨位的燃油货船改造而成,把电能作为整艘船的唯一能源,实现零排放、低噪音、无污染,为同类型燃油货船节能改造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本。
“船联1号”由国网江苏电力联合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打造,先后克服了大功率集装箱电池管理控制、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的微网系统等技术壁垒,实现核心技术国产化率90%以上。江苏船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孙克兵介绍,“船尾的2组可移动磷酸铁锂电池总重34吨,电池容量约为2200千瓦时,相当于30多台电动轿车的电池容量,充满一次电约3小时,可航行120公里以上。”
欧新社摄影师Aleksandar Plavevski正在拍摄江景
记者和摄影师们走进驾驶舱、动力舱,处处干净整洁,闻不到一点儿柴油味。“之前这条船长期往返于芜湖港和扬子石化码头之间进行煤炭运输,在行驶时不仅有黑烟排放,轰隆隆的马达声也异常吵闹,现在这些都不存在了,真正实现了穿着西装打领带来开船。”孙克兵表示,环境改善了经济效益也提升了。“按年用电量65万千瓦时来算,总电费约41.71万元,用能成本降低不少,预计6年至7年就可以回本。”
据了解,长江流域货船平均吨位在2500吨,这艘3000吨级的电动货船研制成功,意味着超过80%的长江货船可以进行电气化改造。全力推广运输船舶全电化改造、燃油船舶靠港后的岸电系统,以推进内河航道水污染治理,是江苏近年来保护长江生态的有力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江苏全省港口累计建成岸电设施3036套。仅2021年,江苏岸电使用电量3066万度,同比增长76.7%。
随后,摄影师们驾船御风,尽览南京江岸风光。
智能网联,为城市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与新能源一样,智能网联也在不断为南京城市发展提供“绿色动能”。
据南京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要整车企业分别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4.54万辆和4.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5.0%和87.8%。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当下,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风口”。作为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五大集聚区之一的江宁,近年来把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作为高端转型突破方向,快速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并与上汽大通等企业强强联合,加速建设绿色智能汽车产业地标。
在国内整车企业唯一的“全球灯塔工厂”——上汽大通南京C2B工厂,记者和摄影师们见证了定制汽车的神奇。“蜘蛛智选”平台提供的“点单”服务,可以让你随意挑选喜欢的颜色以及轮毂、天窗等零部件来装配成车,一键“下单”,28天即可“快递”到家。“平台通过互联网实现与用户的直联,提供用户真正想要的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公司制造中心生产启动经理费安林介绍,目前,该平台覆盖上汽大通MAXUS品牌旗下新能源、SUV、MPV等全系列车型,支持外观、内饰、动力总成、科技装备等门类项的自由选配。
上汽大通南京C2B工厂“人机合一”实现高度自动化
德国焦点图片社摄影师YolandaVomHagen拍摄工作人员作业
高度智能化源自于每一个环节的默契配合。当订单来到上汽大通南京工厂,集数字化基因于一身的冲压车间、车身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将共同协作。总装车间轮胎智能防错数字化系统,利用视觉识别分析等技术,结合实物特征和生产序列,实现了对C2B重点零件错误的自动分析预警,并给出智能解决方案,对整个纠错过程进行追溯管理。智能AGC小车,会自动将用户自主选择的配件精准送达到需装配的工位,“减少线边物料堆放,消除选装错误,减少员工走动,还能减低人员成本。”费安林说,目前上汽大通产品供不应求,已出口欧洲、南美、中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生态为底,智造赋能,产业强基……浪潮奔涌的南京,正是风劲扬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