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无锡】蓝藻打捞量16年来最少,控源截污保护好“母亲湖”
来源:无锡日报   2023-08-22 16:18:00

同样有暑热,同样是夏季东南风多发,今年太湖无锡水域的蓝藻打捞量却骤然大幅下降。无锡市水利局最新信息显示,1—7月累计打捞蓝藻70918吨、产出藻泥650吨,比去年同期分别减少94.0%、91.8%,为2007年以来同期最少。

“不仅蓝藻打捞量大幅减少,以往每年都会发生的蓝藻大面积集聚现象今年也没有发生,无锡多年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太是水生态环境趋好的主要原因。”无锡市水利局副局长兰秀凯说。

他介绍,多年来,由于湖体水质呈富营养化,无锡湖湾区又位于太湖北部且呈口袋型,每年夏季盛行东南风,这里蓝藻积聚较多。无锡已是太湖治理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太湖蓝藻种类约40种,往年前7个月微囊藻占比达97%以上,今年仅占约7%,其伴生种——伪鱼腥藻今年却占主导优势,约占三四成。据无锡市水文局监测,今年以来每升太湖水含蓝藻数量仅600—700个,明显低于往年。

“今年是蓝藻打捞人员的‘幸福年’。”在滨湖区蠡园街道,正对沿太湖9个打捞点开展每日检查的水利站站长王锋说。这里的蓝藻打捞量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为20多万吨、18万吨、10万吨,而今年以来至8月20日仅150吨。蓝藻打捞人员不必天天冒着三十多摄氏度的高温室外作业。这样的情形,全市76支蓝藻打捞队伍、1700多名打捞人员同样感同身受。

多年来,无锡持续开展控源截污,包括对沿岸“小散乱”企业关停整改、对部分水域种植“水下森林”水生态治理等,有力削减了外源污染。今年可打捞的蓝藻大幅减少,原因何在?

无锡市水利局河湖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可能与近几年太湖退捕等多种因素有关。以往太湖9月至12月开捕,无锡水域每年有5万至7万吨鱼被捕捞上岸,如今已退捕2年多,湖里鱼类明显增多,大量藻类被鱼当饵料吃掉。

太湖底泥中的氮、磷是主要内在污染源。着力清除湖底表层浮泥、流泥的太湖生态清淤,对削减内源污染起到了积极作用。2007年到2021年这14年间,该市完成了太湖生态清淤第一轮和第二轮一期工程,共清淤2820万立方米,占同时期环太湖周边城市清淤总量的70%。去年太湖二轮二期生态清淤全面铺开,计划用8年时间清淤3456万立方米,力度大于以往。仅今年,该市计划完成350万立方米。

调水引流亦有利于改善水生态环境。今年以来至7月底,望虞河常熟枢纽累计引江水量13.08亿立方米,望亭枢纽累计入湖水量4.58亿立方米,分别较去年同期多7.60亿立方米、2.23亿立方米。水体流动性加大,使蓝藻集聚几率减少。后期该市将根据专家对太湖的持续监测评估,优化太湖治理各项措施,保护好“母亲湖”。(朱雪霞)

标签:蓝藻;太湖;无锡

责任编辑:刘慧

阅读推荐
2025042208475564269592.jpg
4月21日,28位外籍青年在春雨里,踏入这诗画江南的景致,开启了一场独特的无锡文化之旅。
要闻.jpg
活动为期10天,将围绕“中文+职业技能”主题,开设专题讲座、示范课程、企业参访以及文化体验等课程和活动。
要闻.jpg
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按照两国元首通话指明的方向,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通过平等对话磋商解决各自关切,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A727OFGPFPSwXvbi2IPtGFhr.jpg
姜盟表示,这样的情景在他们以往的江豚调查观察比较少见。
最新消息.jpeg.jpg
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停止对华经贸打压,与中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