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感受“物联网领航之城”“营商环境十佳城市”的脉动活力,零距离体会“太湖明珠·江南盛地”的诗情画意,全方位接收无锡筑巢引凤、栽梧纳才的满满诚意……暑假大幕拉开一个月来,致力于打造人才导入型城市的无锡密集开展人才交流、游学、实践等活动,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从海内外奔赴而来。
放眼全球,趁“热”引才——无锡正千方百计抓住暑期的“泼天流量”,在广大青年人才心中种下一颗属意无锡的创新创业“种子”。
全球英才来与无锡“轧朋友”
从散落运河外滩的创意市集和艺术展览,到湖滨商业街的人声鼎沸与热辣滚烫,再到禅意小镇里的漫步与随想……近日,来自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朗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众多海外顶尖名校的留学生齐聚滨湖,感受科创魅力、探访湖湾美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个暑假,无锡的含“青”量很高。世界各地的年轻身影出现在城市的重点企业、科创园区、旅游景点和大街小巷。英国杰青高层次人才无锡行、2024“INTERN江阴”香港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遇见锡山 智引未来”大学生游学体验、“双湾融合 智汇经开”香港青年人才对接活动……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全球英才的到来让无锡弥漫着青春的气息。
“中国之大,优秀学子之多,城市竞争之盛,如何让人才‘看见’无锡,也是一门新时代的人才招引学问。”无锡市委组织部人才处负责人表示,在暑期举办各种“请进来”活动,就是要让全世界的青年们亲身探索无锡这座产业创新高地、历史文化名城的多元面目,从而爱上无锡、选择无锡。
“无锡的GDP很高,拥有规划科学、设施先进的产业园区,我本身是学人工智能的,很想来看看有没有适合发展的机会。”来自香港的阚伟辰说,无锡或许没有北上广深的第一眼强烈光环,但深入其中,背后的产业底蕴、人文魅力、自然禀赋就会显山露水,给人留下最直接也最强烈的印象。
事实上,远道而来的人才,他们所学的专业,正是无锡产业发展所需的——“高匹配度”,是青年与城市“轧朋友”的一大关键词。以“青见滨湖”海外顶尖名校学子暑期研学活动为例,90%受邀学生所学专业集中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与滨湖“543”产业高度契合。
“深度游”中求岗位、拼合作
“在无锡,我找到了用武之地。”无锡学院教师汪磊在2024“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无锡站活动中,以“过来人”身份,倾情讲述自己带着毫米级镭射雕刻应用技术回国,投身于无锡智能制造热潮的经历。
这一幕,让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的博士王泽军十分动容。材料学专业的他已经“海漂”十年,深刻感受到眼下国内无论是市场潜力还是人才政策,都更加具备优势。“无锡的高端装备产业发展特别迅速,聚集了一批龙头企业。”活动中,多家携优质岗位前来的无锡企业,向他伸出“橄榄枝”,他也很快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
在“深度游”中进行岗位洽谈,既“快”又“准”;而怀揣项目来考察的,与企业“牵手”的概率更是大大增加。
“参观完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我发现无锡已形成一条包括新药研发、医药制剂、基因诊疗、医疗器械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并带动集健康食品、医疗康养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作为英国杰出青年人才代表,格拉斯哥大学免疫学博士杨鲁鑫说,此次带着项目到访无锡,发现了不少合作机会,希望很快就能在此扎根。
对来自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牛津等世界顶级院校的40名海归硕博人才来说,此趟“锡山之旅”同样收获满满。其中,牛津大学博士后刘宗涛在光伏领域的研究项目被帝尔激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一眼相中,双方深入接触两天后就达成了合作意向。
硬实力+软服务“留”住人才
入企实训、食宿全包、大咖面授、推荐就业……为了提前“抓”住优秀人才,无锡还邀请尚未毕业的学子,趁着假期到专业对口企业“摸情况”“探门道”,为他们的职业生涯从这里起步“搭桥铺路”。
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中国“芯”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师生们,此次走访了无锡多家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在中科芯“人才节”上,一名大二学生告诉记者,他们此行最关心无锡的校企合作及联培政策落实情况。“无锡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全国第一方阵’,如果能在产业前沿攻读学位,就能真正学以致用了。”她说,现在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乐于参加校企联培的硕士项目,以增加今后的就业竞争力。中科芯纪委书记张磊对此回应:企业不仅设立了硕士学位培养点,可单独招生,还与8所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开展联合定向培养,每年向集成电路行业输送一批“上手更快”的优秀毕业生。
“以前,都是企业在暑假前到知名高校举办实习招聘会,现在则是由主管部门出面邀请名校学生参加企业实训,以实现从人才培养到人才就业的全过程对接。”梁溪区委组织部人士介绍,今年他们将就业服务前移,举办“才聚梁溪·青年工程师产业训练营”活动,20余名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学子进入辖区重点企业实习实训,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大大提升就业实践能力。
在恩纳基智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3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学生成为了研发管理部的实习生。公司为他们每人都配备专业技能指导老师,在实训过程中“手把手”教授技能知识、指导实际操作。“目前我和公司签订了两个月实习合同,如果条件允许,结束后我还将继续留在这里进行深度的技术学习。”南信大丁同学说,这样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自己在锡就业的决心。
“硬实力”加“软服务”,在这个夏天,生动诠释着“锡”引力法则。识才爱才敬才的城市情怀,正让更多的海内外优秀人才化身“自来水”,为无锡“打call”。(陈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