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倪敏 许愿
文体活动室宽敞明亮、助老餐厅干净温馨、康复理疗室功能齐全……2月7日午间,走进南京市建邺区双闸街道永初社区的瑞芝康健“一方家护”服务中心,刚用完餐的九旬老人蓝奶奶和室友们正围坐在一起聊天。
“除了入住中心,老人或家属还可通过我们居家养老服务的‘打车软件’模式平台,足不出户在家预约洗澡、助餐、家政等上门服务;老人在家跌倒,可以通过智能手环、生命体征监测设备接通社区中控室,及时通知专业人士上门救治。”江苏瑞芝康健老年产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王红兵说,企业深耕银发经济领域多年,在南京等中心城市布局10多家中高端养老机构、近百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贴心服务,给“未老群体”备好“银发预案”。“目前月收益平均增幅在10%—15%,去年全年实现超5000万元营收。”
“银发经济”是指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潜力巨大。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创造品质生活的有力支撑,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挖掘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渠道。
“一方家护”社区养老中心的运营红火,正是观察江苏银发经济蓬勃发展的一扇窗口。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2023年江苏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2.6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2.2个百分点,江苏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巨大的老年人口数量背后,城乡多元、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为发展银发经济带来重大机遇。
作为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江苏加快产业布局,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并深挖和培育银发经济消费潜力,推动银发经济提质扩容——
在泰州,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全市,参保人数众多,大量基层医疗机构转型投身长期护理服务;无锡标准化街道养老中心整合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家庭养老照护床位与上门服务紧密结合,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常州护理型床位占比超70%,部分机构设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引入专业照护团队为老人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
我省还推进养老产品市场提质扩容,27家企业的35类产品入选工信部《2024年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全省共91个智慧健康养老产品(服务)进入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居全国前列。同时,江苏鼓励外资进入银发经济相关产业,全年新设养老类外商投资企业5家。江苏推动建设全省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307个,依托“一站式”服务站点举办老年生活用品企业培训宣传活动,帮助适老生活用品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在产业集聚方面,南京江北新区、高淳区分别形成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无锡市智慧健康养老、养老机器人等产业发展迅速,常州市西太湖国际医疗(康复辅具)产业园成为国家级医疗器械(康复辅助器具)创新园区,南通市建设如皋市长寿未来农业园。
去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3个重点领域、10个发展方向等,为全省银发经济勾勒清晰发展蓝图;12月,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培育建设银发经济特色园区的指导意见》,省内相关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纷纷编制银发经济发展规划,在发展特色优势中不断注入新内涵。
今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印发并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强老年用品研发和推广,丰富养老服务场景,释放养老消费潜力。
省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处负责人介绍,江苏将进一步聚焦重点、细化措施,支持一批银发经济龙头企业发展,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建立,积极孵化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示范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银发经济特色园区,形成体现区域特色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模式;打造一批银发消费示范项目,继续开展“江苏精品”遴选培育,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推动各地依托社区、机构等建设一批老年产品和服务的展示体验中心,推动各地将老年产品和养老服务纳入促消费政策范围;开展一批品牌化市场活动,继续举办长三角健康养老产品交易会,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建设银发产品推广平台,举办护理设备、适老用品等进机构、进社区、进家庭的集采活动。
【观察】
银发经济包括“老年阶段的老龄经济”“未老阶段的备老经济”两部分,前者对应以往的老龄产业,而后者对应的是“备老产业”。
江苏持续发力培育壮大银发经济,需兼顾老龄经济和备老经济。在老龄经济方面,江苏应完善养老服务设施与体系,如加强社区养老服务、提升机构养老质量、推进医养结合等,同时丰富老年产品与服务供给,发展养老金融产品,加强信贷支持与金融创新。在备老经济方面,要提升全民养老意识,培育养老金融产业,促进养老产业与健康养生、文化旅游、智能科技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人才培养与储备。
此外,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展老年就业服务,正确把握银发群体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将银发经济的内涵由“为老+备老”扩展为“为老+老有所为”,并完善促进银发群体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支持老年人发展的政策体系,促进老有所为。
需要注意的是,银发经济具有特殊性、综合性、复杂性、市场性、营利性的特点,我国银发经济发展存在老龄产业发展不平衡、银发经济定位不准、市场规模较小等问题,未来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不仅取决于老年人口规模,更取决于经济整体发展状况,发展银发经济要注重发挥市场经营主体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陈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