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向“高”而攀 向“新”而进
来源:新华日报   2025-05-19 09:03:00

□ 本报记者 卞小燕

当初升的朝阳唤醒万物,从盐城通向盐城国家高新区的东西高架便迎来车水马龙的一天。

西行10分钟,这是盐城市行政中心到达盐城国家高新区的车程。高端的产业高地、创新创业的沃土、充满烟火气的街区……自201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与盐都区实行“区政合一”后,盐城高新区便开启追“高”逐“新”的奋斗征程。光阴流转,新时代十年巨变的盐城国家高新区新画卷,正在盐阜大地徐徐铺展。

在全国178家国家高新区中排名由第125名上升到83名;核心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2.3%;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年均增速24.3%;引进“三院三中心”等一批“中科系”“国字号”高端科创平台,拥有国家高企539家、约占盐城1/5,省瞪羚企业17家、约占盐城1/3……数字背后,是盐城高新区锚定“产业超千亿、挺进五十强”奋斗目标,以“争第一、创唯一”的拼搏姿态,在盐都区33平方公里的核心区,不断刷新奔跑速度的十年跃升。十年追梦,盐城高新人接续奋斗,让沉睡的土地迸发活力,成为盐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载体+人才,科创平台超强赋能

“这是最新一代‘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一分钟算力相当于全球72亿人拿着计算器不间断计算32年。”5月17日,记者走进盐城超级计算中心,发现这里世界领先的“超算力”名不虚传。

作为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首个分中心,盐城中心2021年成立是石科技公司,承担起将无锡中心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使命。80人的运营团队中,硕博研究生共26人。如今,“太湖之光”已完成20多个应用领域,几百项应用课题,260多万项科研任务,并3次夺得高性能计算领域全球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成为我国该领域的里程碑事件。2023年,盐城超算中心获批筹建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目前二期正在筹建中。

风景秀美的盐龙湖智创谷,除超算中心,还集聚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所高通量研究所、上硅所盐城新能源创新中心、盐城半导体集成技术研究院等“中科系”“国字号”高端科创平台。“智创谷相当于高新区的‘智慧大脑’,是政产学研示范高地、新质生产力集聚区。”盐城高新区科技人才局副局长徐婷婷介绍,目前,智创谷已集聚创新创业人才近2000人,科创型企业超百家,建成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家、省级以上孵化器4家。

人才是科技发展的第一动力。踏进国家大学科技园,这里汇聚了国内外创新创业资源。盐龙湖先进技术研究生院内,近千名研究生正接受“校企双导师”联合培养。这种“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模式,解决了新兴产业人才供给“最后一公里”难题。目前,研究院已入驻8个科研团队和1个外国专家工作室,累计培养研究生近1500名。同时,研究院与东山精密、汉印机电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25个,产学研合作项目255个。

韧性+活力,科创森林枝繁叶茂

一条“创新路”,路南是“大脑”智创谷,路北是产业化工厂。

“创新驱动力强,产业落地稳,科创+产业,是高新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理念,在早期的规划设计中就已体现。”盐城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杨刚说。

40栋独立厂房,每栋1万平方米,分4层,整齐划一。作为高新区最早建设的智能终端产业园,由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进行设计,2015年启动建设。“当初我们在充分考察深圳、苏州等电子信息企业后,根据智能终端产业的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对企业而言,每栋1万平方米的厂房最实用,而拎包即住,几个月便能出产品,尽显高效。”盐城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高翔说,“高新区‘走出去’最先接触的就是深圳,当时正值手机智能终端的产业风口,我们将其作为主导产业。近年来,更多行业巨头来盐都集聚发展,如今已形成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产业外延已由手机辐射到家电等更多产品。”彼时,盐城与深圳尚未开通飞机航班,正因高新区将招引以深圳为主的珠三角智能终端作为产业方向这一动因,推动盐城与深圳航线的开通。

产业基础要打牢,先进制造业是催生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增量和驱动引擎。十年探索,盐城高新区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第三代半导体、前沿新材料、人工智能三大未来产业的“3+3”产业发展格局。

如今,国电投远航锦锂5GWh车储共用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心脏”;康佳存储、芯丰微电子等30多家企业在第三代半导体外延片、封装测试等领域形成集聚;人工智能产业已落户大因多媒体影音算法、龙迹智能驾驶等企业,各条赛道风生水起……翻开高新区企业名录,高端装备产业已培育神鹤科技、东九重工等规上装备企业12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家、46个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均列盐城市第一。

“从2012年注册之日起,汉印就走上了一条艰难的研发路,直到2020年,公司报表才开始返正,终于守得云开见日出。”回首创业历程,汉印机电董事长文成感慨。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深度合作,从多年亏损到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汉印机电的蝶变,除了坚守,更重要的是创新。如今的汉印机电,在全球PCB行业率先实现高速自动化无人生产,国际领先,汉印机电也是盐城高新区首家获得工信部项目的企业。

恪守创新精神,以创新为内生动力,盐都“科技+产业”战略,将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嫁接,科创基因让新兴产业蓬勃起势,盐城高新区成为原创技术的策源地。

绿色+开放,科创能级蓄势跃升

2008年5月,投资30亿元的华锐风电盐城基地项目落户盐城国家高新区。华锐风电,是最早入驻盐城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也是盐城首个整机国产化企业。在经历产业化扩张的市场冲击后,华锐重拾信心,艰难爬坡。2024年,“再出发”的华锐实现开票销售12.88亿元。目前公司在单充足,销售额稳步增长,投资超15亿元的扩能计划即将开工建设。今年,华锐风电有望实现开票销售20亿元。

无限“风光”是盐城独特的发展优势,如何抢占发展先机,与大丰、射阳等沿海区县相比,盐城高新区所在的盐都是不靠海的“内陆”,没有丰富的风电和光伏资源,华锐风电成为高新区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先手棋”。如今,盐城高新区已成为盐城首批国家级绿色园区,去年获评江苏省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省城乡建设“双碳”先导区。

“以前,像这样的三层厂房,二至三层每平方米荷载能力为750公斤,现在上升到1.5吨;层高由过去的5米加高到8—10米,楼板用了‘井’字梁设计,承载变形和抗震能力更强;规划容积率2.11……”在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现场,盐城高新区规划建设局党委副书记李永成介绍,为了适应产业特点,让工业机器人“臂膀甩得开”,他们在一期建设的6栋三层厂房的设计上下足功夫。

记者发现,每采访一处,“容积率”都会被提及。“受城市边界限制,高新区发展空间有限,要想有更大跃升,必须走集约化发展之路。”高翔说。正是秉持着这样的发展理念,盐城高新区连续多年获省绿色集约发展先进园区,亩均税收达15万元。

作为盐都区工业经济主阵地、主战场,盐城高新区同时也是对外开放的主窗口。十年前,淮河流域的高新区尚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为区域协同按下加速键。去年9月,淮河生态经济带高新区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在盐城成立,17家国家高新区携手打造“科创淮河”品牌,而盐城国家高新区凭借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成为首届秘书处所在地。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高新区成员集聚,这也为盐都在产业协作、项目转移、科技创新等方面,实现区域协同跃迁。

5月1日,智创谷创享街区开街,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吃住游购娱一体化服务。因城市区划不断调整,有区无城的盐都将新城核心区设在高新区,抓产业发展的同时,推动产城融合是高新区的另一道必答题。徜徉在盐城高新区,盐都新城中央商务区、法国雅高铂尔曼酒店、南师大盐城高级中学、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高新区分院……让“近者悦、远者来”,盐城高新区正成为许多人成就梦想的希望之地。

标签:新区;盐城;盐都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2025042208475564269592.jpg
4月21日,28位外籍青年在春雨里,踏入这诗画江南的景致,开启了一场独特的无锡文化之旅。
要闻.jpg
活动为期10天,将围绕“中文+职业技能”主题,开设专题讲座、示范课程、企业参访以及文化体验等课程和活动。
要闻.jpg
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按照两国元首通话指明的方向,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通过平等对话磋商解决各自关切,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A727OFGPFPSwXvbi2IPtGFhr.jpg
姜盟表示,这样的情景在他们以往的江豚调查观察比较少见。
最新消息.jpeg.jpg
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停止对华经贸打压,与中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本网策划
1.jpg